過去的一年,不管哪個行業都很艱辛,新冠病毒疫情為城市管理和基礎設施運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在疫情中的不同應用也讓我們看到了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賦予城市管理的巨大潛力,為更多城市數字化應用場景的發展帶來機遇。
過去,樓宇不具備感知的能力,無從得知人們的活動狀態。今天,隨著樓宇自動化技術、智能基礎設施、云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和數字化雙胞胎等眾多創新科技的普及和成熟,樓宇將開始擁有“神經”和“大腦”,變得敏銳而智慧。
Internet+?+Internet
對IT方面而言,互聯的網絡、數據庫、開發平臺、應用軟件等是他們的核心產品。因此在做數字化改造的時候,IT的實現立足于自身的產品、方案能做什么來尋找場景(注意,是尋找應用場景,而不是為這個場景設計產品)。
?而OT的人做數字化,他是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尋找更好的工具來解決問題的。比如霍尼韋爾的Niagara系統,可以將Web Server集成到網絡控制器中,然后通過IE可以訪問,集成工程師可以基于這個做DDC集成開發,他認為這是OT找到了IT技術來幫助解決OT問題,IT不是核心,只是+Internet而已。但互聯網IT的人不這樣認為,他認為是Internet+構成了新的生態及商業模式 進而獲得盈利
IT人員認為智慧建筑是Internet+,OT人員認為智慧建筑是+Internet。
Internet+ 和+Internet 不是簡單的詞匯的爭議,背后實際上是兩個陣營人各自以“自我”為中心理解的制造業數字化的升級。
IT人員喜歡集中管理比如ERP、GIS、支付。而OT人員覺得需要強調分散控制,對他們來說,控制與管理有著非常大的時間粒度差別,采樣精度的差異也一樣不可忽視
從用好數據 到用活數據
對于智慧樓宇來說,它既沒有工業產線數字化那樣高的專業化背景,又比我們所說的智能家居要門檻高出不少,它屬于傳統低要求的B端市場在往數字化轉型道路上演進的一塊不錯的試驗田。之所以稱其是試驗田,正是因為這個市場屬于IT/OT高度融合的機會。傳統的OT企業在這一塊其實經營了幾十年,但僅僅完成了“信息化-數字化”的步驟。傳統的 IBMS(建筑集成管理系統) 就是典型的業務數字化的代表。它和更早的樓宇管理信息化區別開的特征是,信息化重在管理,將樓宇內設施設備、企業、個人的運行情況、活動狀況等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各種信息系統和網絡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資源,用來提供給各層次的人了解“業務現在是什么情況”,“流程進展到哪里”等一切動態業務信息。以作出有利的決策,讓資源更合理的配置,達到企業更適應市場經濟競爭的環境。典型的 比如 OA辦公自動化系統,管理客戶關系的CRM系統;MES制造執行管理系統 等。信息化并不改造現有業務模式,不過通過無紙化、流程化等技術手段降本提效。它主要是單個部門的應用,很少有跨部門的整合與集成,沒有打通也沒有真正發揮出數據的價值,最大的特點就是數據孤島效應嚴重。數字化則強調從信息中提煉出數據,用數據提升運營效率。數字化真正把“數據”看做一種“資產”,是在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的打通,破除部門墻、數據墻,實現跨部門的系統互通、數據互聯,全線打通數據融合,為業務賦能,為決策提供精準洞察。
另外從思維方式上看,以往的樓宇信息化系統從構建之初,所體現的思想就是一種管理思維。當時所要體現的信息化管理目標就是:管好、管死、管嚴格。所以當時的信息化系統設計的思路并沒過多的考慮用戶需求的便利化,這種建立在管理思維環境下設計的企業信息系統,缺乏有效解決用戶效率的思想。而數字化的核心是要解決用戶效率和經營效率,也就是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要高度體現如何有效提升各個系統節點用戶的效率,同時需要借助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手段,推動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
而新時代的智慧產業數字化轉型,是從“數字化-業務化”的轉型。單有數字化,只是用好了數據,如何用活數據才是更關鍵的。數字業務化是新階段我們要追求的。也是智慧建筑的精髓,它通過重構業務流程,進一步用活數據,以創新產品為導向,用數據來賦能和開展新業務。典型的應用比如 基于行業模型和歷史數據的 FDD預測、個性化推薦、能耗的負荷預測等。
未來智慧樓宇市場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