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創客空間,顧名思義就是創客進行創業的空間,那么面對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創業者在創業初期該如何選擇?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的影響下,國內科技創新創業活動表現更為活躍,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等發展創新經濟和培育內生增長能力的戰略工具已廣泛發展。那孵化器、加速器和產業園區到底是什么?不同類型分別適合那一種企業?三者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
01
孵化器是什么
孵化器就是在企業創辦初期舉步維艱時提供資金,管理等幫助,旨在對高新技術成果、科技型企業和創業企業進行孵化,以推進合作和交流,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基地。
孵化器主要為科技創業人員創辦科技企業提供企業建立行政服務,為入駐孵化器的科技企業提供基礎性公共服務,如創業輔導、行政代理、投資融資、信息發布、技術支撐、咨詢培訓、物業管理等。
從以往看來,進入孵化器的創業企業的“成活率”一般可達90%以上,這比未進入孵化器的創業企業的成活率高出30%。可見,孵化器是科技創業者從事科技創業的首選基地。
一般來說,進入孵化器孵化的科技創業企業均為注冊資金在200萬元以下的“微小型企業”,它們企業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差,在孵化器中經過3-5年的孵化,能逐漸“羽翼初滿”,度過創業階段,慢慢進入企業成長階段,具備一定的實力去迎來更多的挑戰,但這些企業在成長階段仍缺乏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02
科技加速器
科技企業加速器(EnterpriseAccelerator),是孵化器功能向后端的延伸,是一種以快速成長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服務模式創新充分滿足企業對于空間、管理、服務、合作等方面個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間載體和服務網絡,具有較強的集群吸引力和創新網絡形態。它是介于企業孵化器和科技園區之間的一種中間業態。是一系列服務的提供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是科技園區從外延式擴張進入內涵式擴張的初步嘗試,具有更強的集群吸引力和創新網絡形態。
在經過孵化器孵化,進入快速成長期的企業。在加速器培育下,一般能具備較強抗風險和市場競爭能力,從而進入企業發展的成熟期。
03
產業園
產業園區,是某產業的聚集區或是技術的產業化項目,簡而言之,孵化平臺,是企業走向產業化道路集中區域,它是為加快科技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集聚規模企業,形成規模經濟的科技產業集群。
首先,每一個產業園在建設的時候,都會考慮能盡量的做到適合各中小企業的選擇標準,讓企業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還有所需對廠房的支配和再規劃的程度能更加的自由。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園區的專業性和技術優勢,極大的提高入駐企業的整體效率和水平,這樣子以來,入駐的企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都能集中到于自身產品的研發、更好的拓展市場等核心業務,進而極大的增加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單單這一項就可以為企業節約大概15%的經費。
其次,企業如果選擇入駐產業園,可以快速的投產,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去開拓市場抓住時機,進而賺取更多利潤。
科技產業園對區域產業發展具有引領和輻射作用,有利推進特定領域產業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形成,促進特定領域產業的技術整合,形成區域優勢產業。
進入科技產業園的通常是進入成熟期的科技企業。
04
三者差別
從服務對象看,孵化器,其服務對象主要是科技初創企業;而加速器,其主要是成長性好和快速成長型的科技企業;科技產業園則是有一定規模的企業。
從組織結構上看,孵化器、加速器是由投資主體設立事業法人或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而科技產業園在組織結構上可分為兩類:一是由政府全資投入的,一般由政府設立園區管理委員會實施管理;二是社會投入建設的科技產業園的組織結構為企業法人。
從服務功能看,孵化器主要是為科技創業企業提供科技創業公共服務,其中包括投融資、咨詢、培訓、行政、政策、中介及技術支撐服務等,孵化器的目標是幫助創業企業度過初創期。
加速器則主要是為成長性科技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比如市場拓展、項目包裝、上市輔導、投資融資、人才招聘、企業管理等。
科技產業園則是為園內企業提供管理、協調服務。比如園區規劃、園區秩序管理及協調園區企業與政府有關部門的關系等等。
從入駐企業的流動性上來看,孵化器、加速器內的企業流動性較強,而科技產業園區流動性差,當然,排除失敗的案例。前二者的流動性越強,說明了服務能力越強,但科技園區則相反。
05
三者關系
已建成的科技園區內經常會建設孵化器和加速器。首先,孵化器、加速器可源源不斷地向科技產業園輸送新興科技企業,尤其新戰略性的新興企業;其次,科技產業園也可通過擴展園區規模,提升園區產業結構,使園區更有生機活力。
孵化場地面積較大的孵化器待條件成熟后興建加速器和科技產業園區,為入孵科技企業提供便捷的成長路線,促進快速成長。
06
關于創客空間智慧管理平臺
伊視貝科技CWAD